• 综合新闻
  • 聆听劳模故事 赋能职业未来
  • 日期 : 2025-11-06     点击量 : 179

      秋意盎然,硕果盈枝。11月5日,智能制造学院师生受邀参加在红旗街道刘家村举行的甘井子区劳模林首届匠心市集暨金秋嘉年华活动,并重点参与了由新华网直播的“劳模工匠故事分享会”。此次活动是学院创新就业指导工作、链接社会优质资源、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实践。


    图片1.png


      作为活动的核心环节,“劳模故事分享会”为学子们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与职业规划课。曹艳子、王慧慧、赵长东、康庆文四位来自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劳动模范和五一奖章获得者,分享了各自的成长历程与匠心感悟。


    匠心启航:从青涩学子到行业标杆的成长之路


      分享会伊始,劳模们回顾了初入行业时的青涩岁月。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曹艳子和大连市劳动模范赵长东讲述了从普通技术工人起步的经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坚持与热爱”是职业发展的基石。王慧慧和赵长东劳模分享了职业生涯中的关键成长经历,强调了持续学习和勇于挑战的重要性。康庆文劳模讲述的“干这一行,值了”的瞬间,更是点燃了同学们对未来的职业热情。


    智造学子聆听劳模工匠故事分享会.jpg 


    创新之路:在平凡岗位上寻求突破与价值


      在“创新之路”环节,劳模们聚焦技术革新与实践。康庆文劳模分享了将创意转化为生产力的典型案例。曹艳子和王慧慧劳模则就“如何培养发现问题和创新改造的‘火眼金睛’”分享了宝贵经验。针对同学们关心的“如何在重复性工作中找到价值”这一问题,赵长东和王慧慧劳模给出了中肯的回答: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凡,成就感正源于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


    现场互动环节.jpg 


    匠心传承:对话未来,赋能学子职业规划


      作为整场分享会的高潮,我院学生与劳模们的现场互动环节尤为热烈。同学们结合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前景与自身职业规划,踊跃提问。


      同学们围绕职业规划踊跃提问:“面对技术迭代,如何构筑不可替代的职业优势?”王慧慧劳模强调了持续学习和提升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在重复性工作中获得成长?”曹艳子劳模勉励同学们要在积累中感悟,实现从“工”到“匠”的飞跃。对于“技术工人最不可替代的价值”,康庆文和赵长东劳模一致认为,扎实的专业技能、跨学科知识融合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8.png


    9png.png


    薪火相传:在传承中奋进


      分享会结束后,我院学子与四位劳模前辈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下这极具纪念意义的瞬间。这张合影,不仅记录了一次难忘的活动,更象征着一份精神的传递与接力。随后,师生们共同参观了劳模展馆,通过实物与劳模们的奋斗故事再次对话,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模精神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10.png 


      此次由新华网报道的劳模故事分享会,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更是我院扎实推进就业指导工作、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有效举措。通过链接劳模资源,为学生搭建了与行业精英直接对话的桥梁,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认知和就业竞争力。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劳模为榜样,重新审视和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坚定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智能制造领域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文/潘雪(智能制造学院) 图/新华网图片直播 责任编辑/张晓晗 于林林
     
     
    【活动链接】新华网直播网址:https://xcyh5.xinhuaxmt.com/newh5/#/report-list?liveId=1761894328994716


    【劳模介绍】图一由右至左:

    曹艳子,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研发,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王慧慧,大连创新零部件制造公司零部件事业部、制造部副经理,“王慧慧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大连市劳动模范。
    康庆文,大连嘉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赵长东,大连大冢制药有限公司质量副总监、“赵长东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大连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连市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