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8日举行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我校杰出校友朱先波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成为辽宁省115名受表彰的先进典型之一。5月2日,“大连发布”以《劳模风采—朱先波:国轮重器“焊”卫者》为题,专题报道其匠心事迹,为学校再添殊荣。
朱先波,男,1975年生,2017年秋就读于大连开放大学机电自动化专业,现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非船事业部焊接工,特级技师,领办“朱先波职工创新工作室”“王国泉技能大师工作室”。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深耕一线,铸就国之重器
20余年来,朱先波扎根船舶建造生产科研一线,参与全球首艘3500立方LNG双燃料30万超大型原油轮、20000箱超大集装箱船等100余艘船舶建造,承担20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精湛焊接技艺攻克LNG储罐9Ni钢焊接、高强钢磁偏吹等70多项技术难题,填补行业技术空白,为国防安全和造船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锐意创新,突破技术壁垒
他带领团队完成《预防高强钢磁偏吹焊接工艺研究》等创新项目,全球首创“无轨导焊接机器人+高效深熔焊技术”应用于LNG储罐,将焊接缺陷率控制在1%以下;累计获得10项国家专利、100余项省市级创新成果,改进焊接工艺40多项,创造直接经济价值数亿元,节约成本超3000万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薪火相传,培育工匠梯队
作为“金牌导师”,朱先波累计培训特种设备焊工3000余人次,独创的焊接操作方法使考试合格率从30%提升至90%。其工作室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出3名全国技术能手“辽宁工匠”“大连工匠”等大批高技能人才,80%的大连造船高级焊工师从于他,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孙艳(开放教育直属学院) 责任编辑/胡立丽 于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