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要闻
  • 喜报!我校思政课教师再获佳绩
  • 日期 : 2023-09-28     点击量 : 2846

      9月25日,辽宁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公布《第二届辽宁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师育人成果案例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推选的3部育人成果案例全部获奖。其中,由郑春雨、韩咏梅、陈堃组建团队报送的作品《“示范”提质 “课堂”培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1+3+X”教学模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落地见效》,由柳媛媛、邓志建、王允组建团队报送的作品《“520”<形势与政策>课程打开方式》,由王琳、杜婉婕、白冰组建团队报送的作品《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一二三四”模式研究》分别荣获二等奖。


    《“示范”提质 “课堂”培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1+3+X”教学模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落地见效》.jpg

    “520”《形势与政策》课程打开方式.jpg

    《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一二三四”模式研究》.jpg

     
      优秀育人成果案例的形成离不开教师们的精心打磨,获奖教师从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创新育人形式,积极打造魅力思政课,总结了丰富的育人成果案例,彰显了我校思政课教师深厚的育人情怀、仁爱之心和扎实的学识素养。本次大赛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成效的检验,也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积极挖掘思政课育人新元素,总结凝练育人典型经验,形成更多、更好的教学改革案例,为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9月21日,由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主办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比赛圆满落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和平荣获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


    王和平-获奖证书(1).jpg 

      此次微课教学比赛分为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经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领域名师专家进行匿名评审,共评选出特等奖6名、一等奖15名、二等奖25名、三等奖36名。王和平参赛课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参赛作品为《解锁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青春密码”》,该作品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主线,以“追根溯源、道理思辨、传承实践”为教学基本思路,从“坚定文化自信的激活码”“秉持开放包容的解锁码”“坚持守正创新的通关码”三个方面诠释高职学子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青春密码”。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不忘教育初心,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将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深入到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提升人才培育质量。

     


    文/修温馨(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胡立丽 于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