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要闻
  • 劳模工匠进校园|大国工匠传授电气故障诊断“秘籍”,助力智能制造学子技能提升
  • 日期 : 2025-04-10     点击量 : 610

      4月8日下午,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大连市总工会劳模工匠创新智库专家李书乾应邀来到普湾校区,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师生带来题为“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排除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的专题讲座。作为行业资深专家,李书乾老师结合50年一线实践经验,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送上“技能干货”与“精神养料”。


    李书乾专家讲座.jpg


      深耕一线五十载 大国工匠展风采


      讲座伊始,李书乾老师以自身经历诠释“工匠精神”—— 从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普通电工成长为高级工人技师,他先后完成技术攻关500多项,改造老旧设备200多台次,技术创新300多项。主持的“李书乾技能大师工作室” 更是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标杆。“设备故障诊断是工业生产的‘医生’,精准判断源于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无数次的实战打磨。”他的开场白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三步诊断法+典型案例 破解故障排除核心逻辑


      在讲座中,李书乾老师结合自己近五十年来从事一线电气维修工作的宝贵经验,着重强调了电气故障诊断在工业生产中的关键重要性。他以电力拖动设备、plc 控制系统、变频器等常见设备为例,分享了实用的三步电气故障诊断法,即查看了解故障现象、分析确定故障原因、锁定设备故障部位。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他还列举了多个真实的企业工程案例,生动形象地分析电气故障的排除步骤和技巧。其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技术创新始于细节”的道理。

      从技能提升到职业规划的深度对话


      同学们还和李老师围绕“如何平衡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新兴技术(如智能诊断系统)对传统维修岗位的影响” 等问题做了深入交流。李老师强调:“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不是替代人工,而是对诊断思维提出更高要求——只有掌握底层原理,才能驾驭先进工具。”针对职业规划,他建议学生“从基层岗位积累经验,主动参与企业技改项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快速成长”。


      双维度赋能:技能传承与精神感召


      此次讲座是“劳模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大师课堂”将行业前沿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现场学生纷纷表示,不仅学到了“看图纸、查故障、修设备”的硬本领,更被李书乾老师 “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的职业精神所触动。


      通过近距离接触劳模工匠,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力量,这将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钻研技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打下坚实基础。


      主讲人简介:


      李书乾,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电气技师,高级工程师,瓦轴集团公司首席工人技术专家。从事轴承生产设备维修工作四十余年,发明的《渗碳电炉加热控制方法》《电炉节拍控制器》以及60多项技术成果分别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级金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省市级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被国家中华技能大奖评审组专家誉为“敢于挑战行业尖端技术的工人发明家”。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功勋高技能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文/陈晓娟(智能制造学院) 摄影/刘佳(智能制造学院) 责任编辑/胡立丽 于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