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非遗瑰宝,深耕文化根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对高素质复合型文旅人才的培养要求,推动党建引领与文化传承、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2025年10月16日上午,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组织30名学生赴大连市非遗李氏花馍体验馆开展非遗学习体验实践活动。在大连市文旅局公共服务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指导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韩月琴、韩志耀以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玉霞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非遗现场教学互动活动,实现“请进来”的文化赋能与“走出去”的视野拓展双向联动。

学院学生走进金州李氏花馍体验馆学习体验
巧手捏塑,匠心传承
金州李氏花馍制作技艺体验中,李玉霞老师以“福袋”制作为切入点,为同学们生动演示了花馍的捏制技法。从面团揉捏、造型塑意,到蒸制火候的把握,李老师将花馍背后蕴含的民俗寓意与饮食文化娓娓道来。同学们在亲手实践中,不仅掌握了揉、搓、捻、剪等基本手法,更体会到花馍作为“可食用的艺术”在节庆礼仪、主题餐饮中的文化价值,实现了非遗文化传承与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机融合。

非遗李氏花馍学习体验活动现场
纸韵剪影,匠心守望
剪纸互动环节,年逾八旬的韩月琴老师带来剪纸作品与回忆录《剪纸人生》,讲述了她一生坚守剪纸艺术的匠心历程,让“00后”的大学生们深切感受到了非遗剪纸所承载的文化温度与历史厚重感。在韩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手持红纸与剪刀,剪出人生中第一幅剪纸作品。这一剪一纸间,不仅是对耐心与细心的考验,更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触碰与传承。

非遗剪纸学习体验活动现场
核雕方寸,匠心独具
“一枚果核,能容纳山河万象。”非遗核雕传承人韩志耀老师带来的上河图系列、茶盒文创系列、四大名著系列、成语故事系列、说文解字系列、浪舞系列等6大类别代表性产品,令在场学子叹为观止。韩老师以近七十年从艺经历,向同学们展示了核雕近两千年传承中的技艺演进与文化积淀,他强调:“核雕不仅是手艺,更是心法——耐心、专注与创新,缺一不可。”这些凝聚时光与智慧的非遗作品,让大家深刻理解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非遗传承的任重道远。

非遗核雕参观学习活动现场
非遗不是历史的标本,而是未来的种子。本次非遗学习体验实践活动,正是将这颗种子播撒于职业教育沃土的一次生动尝试,让青年学子通过亲手触摸与亲身感知,与文化母体深度对话,有效增进文化认同与自豪感,显著效果受到广泛关注,《半岛晨报》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

《半岛晨报》报道本次实践体验活动
未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地方非遗项目、文旅机构的合作,将更多优质非遗资源“请进”课堂、融入专业教学,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社会课堂,培养更多既掌握现代文旅专业知识与技能,又深谙传统文化精髓,具备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应有的智慧与力量。
文/王梦艳(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图/王楠 24级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二班 阎诗语 24级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三校)二班(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晓晗 于林林